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解读全军被装申领方式新变化

神仙湾哨所官兵试穿新申领的冬季作训服。图片由连队官兵提供

近日,全军被装精确申领方式又有新变化:由随时申领调整为“2次集中预约申领+2次零星随机申领”的“2+2”申领方式。

这次调整的最大亮点在于设置了“集中预约申领”和“零星随机申领”两种模式。其中,两次“集中预约申领”时间分别安排在4月和10月,官兵可不受库存限制按需下单,系统将区分有无库存进行“拆单”发货,确保下单后有货可收;两次“零星随机申领”时间,分别安排在6月至9月和12月至次年2月,官兵可按实有库存下单,保障拾遗补缺,并兼顾冬夏着装需求。

新的被装申领方式出台,成为广大战友关心关注的话题。新的被装申领方式进行了哪些改革调整,如何更好服务部队?官兵如何实现高效申领?解放军报记者专访了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为战友带来权威解读和服务指南。

记者:什么是被装精确申领?

负责人:被装精确申领,是在相应规则和指标总额范围内按需选择、按规定时限发放的新模式。目前,可通过申领服务平台申领的品种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和个人装具、卧具等,部分工作服装、标志服饰在实物标准供应基础上个人可申领。战备被装、首发被装、补助被装和公用被装等,暂时仍依托被装业务信息系统,采用实物标准供应方式保障。

从2021年开始,为解决传统被装保障模式管理相对粗放、需求偏于概略、标准过于固化,以及官兵反映较多的被装供需难题,全军开展被装精确申领供应保障模式,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和官兵日常穿着需要。这次对被装精确申领工作进行改革,旨在进一步保障聚焦主战、服务惠及官兵,更好地保障官兵作战训练和日常穿着需要。

记者:个人申领指标是怎样算出来的?

负责人:参考现行《军队被装供应标准》和最新被装产品价格制定,区分军种、气候区、单位类型、衔级、性别等设置。参与指标计算的品种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和个人装具、卧具等,不含纳入申领品种范围的部分标志服饰和工作服装。鉴于被装首发后第2年、第3年换发数量较少,专门设置入伍(职)2年、3年指标数额,满足官兵基本保障需求。

记者:被装精确申领的保障对象有哪些?

负责人:包括入伍2年(含)以上的现役军人和入职2年(含)以上的文职人员。

记者:申领品种范围是怎么确定的?

负责人:每年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部队意见建议进行调整,经军委后勤保障部批准后实施。申领范围,主要参考实物供应标准确定;为更好满足官兵需求,部分外观制式相同品种和非外观制式品种,适当放开气候区、单位类型和人员类别申领限制。

记者:申领品种数量限额是怎么确定的?

负责人:参考现行实物供应标准中的单位类型、工作岗位和品种使用年限、发放数量等,确定每个品种申领数量限额,主要包括申领数量上限和下限。

申领数量上限。对每个品种设置年度最多申领数量,对部分品种按一定年限设置了最多申领数量,通常为实物供应标准的2至5倍。如个人申领数量已达上限,本人确实有需求,可向单位提交申请,经旅(团)级以上单位后勤(保障)部门领导批准后,可适当放宽申领上限。

申领数量下限。对军以下部队部分作训类品种,设置年度最少申领数量,通常与实物供应标准相同,由申领管理平台在当年个人第一次申领时强制下单。

记者:申领人员需要做什么?

负责人:按要求完善个人相关信息,根据齐装标准和实际需求,科学规划申领品种、数量,按需申领下单,及时领取核对,依规上交旧品,网上确认反馈,自觉爱装管装。如发现个人信息与申领服务平台不相符,应主动联系保障卡管理部门变更。

记者:申领工作基本流程由哪些步骤组成?

负责人:被装精确申领工作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一是申领个人登录申领服务平台,根据齐装标准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所需被装并提交订单。二是检查核验申领人员提交的特体服装和姓名牌订单。三是有关仓库、被装生产企业通过军网终端接收订单,组织分拣配送,回传物流信息;部队队属仓库,通过申领管理平台接收订单,组织分拣发放,更新订单状态。四是军需能源业务部门与协作物流企业确定物资接收点,及时接收清点物资,搞好信息安全保密和物资储存管理。五是现场领取物资,核对签字并网上确认收货。涉及收旧品种,按有关规定同步交旧。如订单中存在错发、漏发等异常情况,30天内通过申领服务平台或直接向本单位军需能源业务部门、协作物流企业反馈。

记者:全军被装申领指标标准是一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