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2023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代表在居庸关长城合影留念。 2023年11月1日,美国飞虎队老兵参观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2024年5月28日,日本青年代表团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2024年6月24日,中美青年在福州鼓岭共同种下“中美青年友谊林”。 2024年10月12日,外国友人参访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提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正是人民友好的涓涓细流,汇聚起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日前,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际,多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不远万里而来。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同中方继续加强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让人民友谊代代相传。
“为建立长久友谊凝聚力量”
——访泰国前国会主席、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
本报记者 章念生
“民间外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泰国前国会主席、前副总理、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于10月9日至13日访华,参加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作为代表之一在会上发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特别强调了民间外交的重要意义。
颇钦认为,在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促进民间外交方面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团体所发挥的作用值得赞赏。“民间交往轻松自由,更容易贴心靠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中国朋友畅想彼此合作的美好未来。”
“每访华一次,对中国就多一份热爱。”颇钦迄今已访华80多次,足迹遍布中国多地。颇钦说,他之所以热爱中国、对中国充满敬意,是因为勤劳的中国人民做事专注、乐于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得益于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政策,中国有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不仅已成为全球创新、贸易和外交的领导者,还始终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颇钦表示,中国快速发展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在颇钦看来,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忍饥挨饿、食不果腹,在战乱地区尤其如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休戚相关,需要互相帮助。“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家人,还应为建立良好的国际体系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为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为增进各国人民共同福祉提供的宝贵方案。”
颇钦表示,作为近邻和伙伴,泰国见证了中国的变革与发展,从中国的开放与前瞻性战略中获益。共建“一带一路”为泰国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助推国家经济增长,并使之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泰国与中国像兄弟一般肩并肩,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走向和平与进步。
“泰中一家亲,亲戚越走越亲!”颇钦指出,随着泰中两国互免签证等政策的实施,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捷。泰国民众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美食、历史古迹,中国游客到泰国可以感受当地特色文化。特别是多年来,通过一系列青年交流项目,成千上万的学生有机会在彼此的国家学习,建立了跨越国界的友谊。“这为两国未来进一步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颇钦说,泰中友好源远流长,相信未来两国合作将取得更多共赢成果。他所在的机构也将进一步聚焦贸易、文化、艺术和青年交流等重要领域,为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加深相互理解和创造合作机会作出更多贡献。“我们要向世界展示,民间外交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将国家连接在一起,为促进相互尊重、为建立长久友谊凝聚力量。”
“在交流中领略友谊与尊重”
——访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
本报记者 陈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