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支队政治小教员为战友讲述先辈故事。邹毅 摄
“明确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立军之本,明确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金秋时节,记者到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采访,刚步入营区就看到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点。会议室里,该支队干部缪强正与官兵一起,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展开讨论交流。
常态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该支队深入抓好政治能力训练的缩影。“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对于基层官兵而言,必须抓好理论学习这个最大量、最经常、最实际的政治能力训练。”与记者谈起自己的体会,缪强说。据介绍,该支队把政治能力摆到首位抓、放在第一位练,结合工作严肃认真开展政治能力训练,引导官兵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擦亮政治慧眼、锻造绝对忠诚。
政治能力训练是个“大课题”,该支队是如何在实践中破题发力、落地砸实的?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一边采访,一边思考。
目标牵引,抓训才不会脱纲离谱——
“找到堵点、敲准鼓点,校正思想偏差始终是训练的重点”
当初,听说单位受领了政治能力训练试点任务,该支队城口中队不少人心里犯起了嘀咕:“政治能力训练与我们普通一兵有什么关系”“我们执好勤、站好岗,干好本职工作不就好了吗”……
“上级怎么部署,我们就怎么落实。”在该中队党支部召开的支委会上,警士支委覃家凯的话引起与会人员思考。大家一致认为,上级作了工作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坚决抓好落实,本身就是对政治能力的一种考验。此后,他们严格对照上级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开始了实践探索。
“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场能力强化训练不能有局外人、旁观者。”该支队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此前将受训对象限定为领导干部这个特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关键少数”的政治能力得到提升。后来,他们总结经验时分析发现,支队官兵担负看守看押、武装巡逻等任务,常年在“聚光灯”下执勤、“放大镜”下站岗,时时处处接受政治考验,加强对年轻官兵的政治塑造同样迫切。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该支队按照“向实践拓展、向履职转化、向基层延伸”的思路,将政治能力训练逐步拓展到全体官兵,并选定城口中队开展试点工作,力争为其他单位提供一个落实的“参照系”。
“找到堵点、敲准鼓点,校正思想偏差始终是训练的重点。官兵思想上容易出现什么倾向性问题,我们就针对性开展什么训练。”缪强告诉记者,按照上级提出的“一兵一卒贯注政治信仰、一言一行彰显政治担当、一岗一哨坚守政治立场、一人一事体现政治操守、一点一滴落实政治要求”的原则要求,他们紧盯苗头隐患,体系设计训练内容、调整优化训练方法,一步步将政治能力训练落到末端、引向深处。
前段时间,该支队组织官兵走进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引导大家对标革命先辈检视剖析自己,强化进取精神、激发奋斗热情。
“受‘躺平’思想影响,吃苦耐劳精神淡化、劲头不足”“遇到困难总想绕着走,攻坚克难劲头不足”……回到营区后,官兵对照革命先辈的党性修养、工作作风深入查摆,并拉单列表逐一对照制订整改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强化训练,官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
找准方法,训练才会事半功倍——
“用训练的思维、方法和强度锤炼过硬政治能力”
在探索政治能力训练方法路径的过程中,该支队曾因方法不得当、重点抓不准,致使训练一度在低层次徘徊。
“军事训练有着周期循环、能力渐进等特点,政治能力训练也可参考军事训练规律,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确保取得长效。”一次创破训练纪录活动中,该支队干部乔田刚结合军事训练实践谈体会,意外帮大家打开了思路。
“军事训练与政治能力训练逻辑是相通的。用训练的思维、方法和强度锤炼过硬政治能力,是值得尝试的路径。”该支队领导说,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结合实际体系设计了“学、讲、辨、治、守”5种训练方法,并将其逐一细化为15条具体抓训措施,将政治能力训练常态融入部队建设管理各环节,在日常点滴中解好时代“大课题”。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官兵履职尽责、遵规守纪、日常养成等数十项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根据每名同志得失分情况绘制曲线图、柱状图;基于清晰直观的数据研判政治能力训练形势、评估训练成效,并研究改进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