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四川成都:“巴适”幸福 活力常新

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锦江滔滔,烟火交融,发展至今,这座城市迸发出无限活力。

成都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是古蜀文明重要发源地。这里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千年文化始源,造就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包容的文化环境。热辣滚烫的火锅、飞速发展的科技、走向世界的国宝大熊猫,快节奏与慢生活的平衡,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塑造了这座城市独有气质。

日前,人民网“看见中国”多语种融媒体团队走进成都,感受这座文化古都的万象更新。

麻辣火锅里烟火交织

提到成都,麻辣火锅必会跃入人们脑中,它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象征。牛肉卷、毛肚、鸭肠、蔬菜等各类食材与辣椒一起在锅中激荡融合,麻辣鲜香,让人欲罢不能。百味涮万物,塑造了成都人的个性和特点,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成都麻辣火锅。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成都麻辣火锅。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无辣不欢”已经成为成都人的饮食文化标签。据记载,19世纪以后,辣椒在西南地区百姓中逐渐推广开来,成都更是有着长时间的吃辣历史。成都地处盆地,气候湿热,辣椒便于保存,适量食用利于排出湿气。成都女孩谭怡心说,“成都人往往年龄很小就开始尝试吃辣,麻辣火锅能够让人出汗排湿,利于健康。”无论严冬酷暑,几人围坐桌前,筷子在火锅中翻飞,嬉笑怒骂融化在丝丝缕缕的热气中。而这种辛辣的刺激感,浓浓的烟火气,也塑造了成都人直爽、热情的性格特点。

多样的火锅食材,体现成都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融合。各类食材都可以在火锅中找到它们的位置,这种包容性和多样性也正是成都文化的缩影。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成都居民在公园里演奏歌曲。人民网 王禹蘅摄

成都居民在公园里演奏歌曲。人民网 王禹蘅摄

麻辣火锅不仅是成都的代表性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城市精神。成都人对于它的热爱和追求,使其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品尝火锅就像冒险,我的很多朋友第一次尝试后,都会爱上它。就像和成都人相处越久,你会越喜爱这里的人们。”谭怡心说。

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毋庸置疑的是,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成都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空间。正如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徐钦所说,成都安逸的生活环境,给技术人员提供了放松的工作氛围。

成都科创力量正在蓬勃生长。科创生态岛、中科院成都分院、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初步构建起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模式。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落户在科创生态岛的一家科创公司,是天府新区重点培育企业之一。据公司董事长张睿睿介绍,成都天府新区,拥有大量科技类企业、从业人员,科技类头部企业开始纷纷落户成都。

据了解,睿乐达科技重点研究人机交互技术,开发人形机器人。常见的物流运输、讲解工作、日常陪伴中都有机器人的身影,“我们目前拥有5大系列100余款机器人产品,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现在公司正在研发具备理解、推理和执行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应用场景会十分广泛。”张睿睿说。

睿乐达机器人充电停车场。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睿乐达机器人充电停车场。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徐钦指着一个方形的机器人介绍道,“这就是睿乐达机器人充电停车场,只要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召唤它将电池包搬运到指定位置,实现‘充电桩找车’。”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服务的“蓉宝”机器人,也是由睿乐达科技设计制造。在不久前公布的四川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首批项目名单中,睿乐达科技榜上有名。

睿乐达科技是从成都成长起来的。张睿睿表示,成都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利好政策和科研氛围,包括人才落户、子女就学、项目帮扶等,给予全方位支持。“这是一个既能舒适生活,又能发展事业的地方。”他说。

国宝熊猫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