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8月23日电 特稿|加码中国市场 续写共赢故事——德企对华投资“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德国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德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德国工商界看好中国创新活力与开放红利,通过一个个项目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为中德两国合作共赢注入新的动力。
这是2024年4月5日在德国斯图加特拍摄的2024“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德国专场。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真金白银”彰显对华投资温度
走进德国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充满未来感的车间里紧张忙碌,一台台自动化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自主加工机械零部件——作为巨浪最新研制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零部件正从这里生产,不断发往全球市场。
“十几年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量增长了三倍,工厂规模也扩大了三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带来全新的业务增长点。”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维利·里斯特说。
深耕中国市场的巨浪集团,已成为德企在华扎根并不断成长的生动例证。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德企纷纷加码在华投资: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宝马集团增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沈阳工厂的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拜尔集团宣布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江苏启东建设全新的供应中心……
2024年4月26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辽宁省沈阳市与宝马集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德国企业持续增加在华投资,不仅是对中国大市场的回应,更是对中国基础设施、产业链和营商环境综合评估投下的“信任票”和“信心票”。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的未来。”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说。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七届进博会德国推介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说,德国企业参加进博会非常积极踊跃,参展数量和面积居欧洲国家之首,充分说明德企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强烈信心和合作意愿。
“目前,约500家德国全球市场领军企业中,超过90%都与中国有合作。任何企业如果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与中国的合作必不可少。”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学会主席瓦尔特·多林说,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将为德国企业带来持续增长机遇,助其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翟谦表示,德国企业在机械制造、汽车、医药等传统领域的优势,与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潜力相结合,为双方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多重因素驱动加码投资
德企持续追加在华投资,既源自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也包含对中国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和对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
德国卡赫集团霍克品牌董事会主席托比亚斯·瓦尔说,近年来,卡赫将深度清洁理念引入中国市场,取得显著成果,这令企业进一步坚定信心,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加码在华投资,投资金额累计达20亿元人民币,以进一步推动本土化战略。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对新华社记者说,德企在评估投资时更多从市场和利润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全球市场,寻找机会最大、发展潜力最强的地区。德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印证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和发展前景。
在很多德企看来,中国始终是它们进行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布局的优先选择。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一些零部件可能需要从德国或欧洲其他地区进口,如今德企将供应链和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形成了“在中国,为中国”和“在中国,为世界”的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