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深海见证:潜艇兵的光荣与梦想

①

②

③

扫描二维码 观看《隐入深海》

扫描二维码 观看《隐入深海》

“一起学习,一起追赶,有时候觉得我们这群人很可爱”

春天的大海与冬天相比,少了些许凛冽,多了几分柔和。漫步在某军港,海浪不疾不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扑面而来的海风夹杂着春的气息和温度。

海岸线连接起陆地和海洋,岸上阳光明媚,蕴含着勃勃生机,海里则幽暗神秘,潜藏着几多未知。

潜艇串联起了两个迥异的世界。

在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码头,记者登上了某型潜艇。

它硕大的身躯伏波静卧,像一头温柔的“巨鲸”。记者小心翼翼爬上它的“脊背”,从直径不足一米的圆形升降口,进入潜艇内部,仿佛进入了巨鲸塞满器官的腔膛。

艇内有上千台仪器设备、几千条管路、上万个阀件,潜艇兵就工作、生活在这些设备、管路的缝隙里。

吕艇长的战位仅有0.5平方米,平时他都是习惯站着指挥。

来访的前几天,我们一直没有见到吕艇长,他总是忙到凌晨一两点,每次深夜回复记者都是:“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不好意思,我们正在写方案”……

艇员们谈到吕艇长时说:“我们艇长晚上12点前从没睡过觉。”

“向着一流潜艇部队奋进,有太多事要做,睡不着啊。”吕艇长说起话来真挚朴素,语气里时常透出一种紧迫感。

“一起学习,一起追赶,有时候觉得我们这群人很可爱。”他和战友们每当想出新的战法训法,就赶紧对着大屏幕思索写下实施方案,然后在实战化环境下去验证。

近年来,吕艇长主导完成了多个实战课题的创新研究,这些创新战法训法在战训任务中得到实践检验。

就在记者来访前,他还在某新型作战力量部队出差。

吕艇长深知,未来海战是体系作战,通过信息互链,潜艇可以弥补视距不足等短板。为了打通链路,他奔赴多个兄弟兵种部队学习交流,探索信息融合、相互引导的新方式,提高潜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虽然已经毕业10多年,大学时期的水声学教材一直摆在他的办公桌上。同教材摆在一起的,是一沓厚厚的潜艇全训考核实施方案。

在潜艇部队,全训合格标志着一个艇员队形成战斗力,拿到走向战场的“通行证”。

艇长要想独立带艇出航,全训考核就得“脱层皮”。备战考核的那一个月,吕艇长累瘦了10斤。

“战法运用、使用武器、应急处置、训练组织、舰艇管理……全训考核是对我和全艇官兵一次全面的检验。”

在吕艇长宿舍隔壁,有一间微缩版的模拟作战指挥室。宿舍楼有了“作战室”成为这个艇员队的一大特色。

吕艇长和艇员们齐聚于此,组成战斗小组。他们模拟出海后可能遇到的若干情况,与队友一次次配合,提高协同配合的默契与速度。

吕艇长说:“自己努力奔跑的时候,要常常回头看看大家跟上没有,带着大家一起冲刺。”

记者采访接近尾声,吕艇长和战友们已经完成了又一次出航准备。

4月,吕艇长和全体艇员顺利通过全训考核。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春天,艇员队拿到了深海“通行证”,这是他们的耕耘,也是他们的成长。

“在水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合力就是续航力”

全训合格的艇员队越多,意味着能够投入到战场上的潜艇作战力量规模越大。

复盘会上,艇员队张政委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藏在眼镜后面的眼睛里,满含笑意。

“在水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合力就是续航力。”张政委表扬全体艇员,“百人同操一杆枪”,靠的就是团队的配合。

会后,心情不错的下士胡爽即兴来了一段网上流行的“喷笔”——两手握笔,笔杆和手腕快速交替敲击桌子,发出如架子鼓点般有节奏的律动。

胡爽喜欢音乐,儿时学过拉小提琴。可自从当上潜艇兵,他就慢慢放弃了这一爱好。

隐蔽性是潜艇的生命力保障。虽然一曲音乐并不一定会使潜艇暴露,但保持安静早已成为刻在潜艇兵骨子里的习惯。

现在,胡爽不值更的时候,喜欢翻翻平板电脑里女朋友的照片。为了给女朋友拍照,他甚至学习了摄影。

“海里没有网络,照片翻着翻着就到了最后一张,然后翻过来再看一遍。”他笑着告诉记者。

24小时值更,他们不仅要监听艇外声音,还要时刻留意艇内自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