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充分彰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到中国行动,从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到多边合作,中国在APEC框架下与各成员和衷共济,助力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11月12日,在美国旧金山,记者经过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的一幅海报。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已向注册记者开放。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坚持开放包容 中国智慧为亚太发展提供动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亚太地区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4.6%,高于2022年作出的3.9%的增长预期;亚太地区有望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约2/3的贡献。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深刻牵动着世界的前途命运。
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2020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以下简称“《布特拉加亚愿景》”),为APEC未来20年的合作指引方向。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表示,APEC成员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利益诉求多元。《布特拉加亚愿景》宗旨是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劲、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并将数字经济、包容和可持续增长列为新时期的优先合作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亚太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包容和可持续增长被纳入《布特拉加亚愿景》,充分说明APEC成员对加强该领域合作的共识度进一步提升。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30多年来,从《茂物目标》到《布特拉加亚愿景》,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到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亚太地区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这得益于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努力,得益于构筑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2022年,中国与亚太地区贸易额达3.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6.8%。刘晨阳表示,在APEC框架下,中国积极倡导责任共担、利益分享的原则,确保各方在决策中的参与度,用真正的多边主义为该领域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得到了广大APEC成员的积极响应。
坚持互利共赢 中国方案引领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2021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进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日前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亚太地区面临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和疫后经济复苏等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
金平说:“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是地区合作的新思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伙伴,都在塑造地区未来上拥有发言权。这一中国方案具有包容、可持续的特点,致力于使亚太地区所有人受益,而不仅仅是少数。”
2022年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两份成果文件,体现了中方关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等政策主张。
这是2022年11月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街头拍摄的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标识。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分享发展机遇 中国行动助力亚太共创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