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云山隔万重寸心连千里:一名在英留学生的抗疫日记

从来没想过隔离会成为留学生活的关键词

2020年注定是写入历史的一年。对于全世界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对于我自己来说,尚未来得及好好体验留学生活便被隔离打乱了所有计划。

伦敦哈罗山地标

2020年1月我落地伦敦,此时国内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上升期,每天新闻推送的那一个个确诊以及死亡数字让我们的心揪得生疼。那个时候,电话那头的家人、老师和同学安慰我:“别担心我们,国内的防控力度很大。”

2020年2月9日,英国首席医学官克里斯·惠蒂(Chris Whitty)宣布英国境内确诊第四例新冠肺炎病例,也是伦敦首例确诊病例。随后,英国的确诊病例以指数型上涨,4月16日,确诊人数破10万,成为全球第六个超过10万的国家。

其实,生气是有的,害怕也是有的。气的是鲜有本地人重视起来做好疫情防护,怕的是戴口罩的我们会被看成异类或者病毒携带者。3月份整个校园里除了中国留学生戴着口罩外,几乎没有外国同学或老师戴口罩。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别人打量戴口罩同学那种令人有些不适的眼神,所以,我们往往都是匆匆穿越人群或者和戴口罩的同学结伴上下学。

3月初佩戴N95口罩出门上课

疫情愈演愈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曾反复将新冠病毒名称与中国相关联。这在我们留学生群体中掀起了极大的波浪,这样不负责任的抹黑与转移民众注意力的政治障眼法,与中国对海外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物资与医疗建议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有一天晚上跟姥姥打电话,姥姥说:“有些人光愿意美国疫情越严重越好,可不能这么想,美国人也是普通老百姓,人命关天,对特朗普有意见也不能扯到老百姓身上,还得善良。”

英国民众自制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加油的海报

在这场肆虐全球的人类公共卫生危机中,博弈的两方,只有人类和病毒。

独一无二的瓦尔登湖时光

严峻的疫情态势使得我所有之前预定的实习计划、出行计划全部搁浅,学校的讲座、活动全部停止。大量的回国信息突然充斥了我的微信消息:“包机回国最后20个名额!”“飞中国的航班已经停飞!”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充满了消毒水味。

伦敦地铁呼吁民众减少出行

3月中下旬开始,英国的学校陆陆续续取消了线下授课,转为线上授课、线上讨论、提交作业,并未耽搁或者影响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习以及毕业进度。

英国大型超市Sainsbury, Tesco, Morrison等都纷纷支持线上网购,但是封城之后巨大需求量,造成进入网页选购排队达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久。下单之后抢配送名额又是一场网速与心跳的幸运之战。

线上超市配送物资

隔离期间成为美食小当家

在刚封城的时候,鸡蛋、卫生纸以及一些速食产品被抢购一空,但是随着特殊商品限购政策的推出,现在所有的物资都很充足。所以我们会定期每半个月全副武装出去超市集中购物一次。为储备物资,负重20公斤徒步3公里,成为了难得的外出活动。

为了留守同学的心理健康,学校会定期推出线上活动,例如线上观看电影、线上厨艺比拼、线上狼人杀等,网络一线牵,五花八门的活动掏空了学校工作人员的心思,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心理慰藉。

小确幸,该词来源于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疫情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身边的所有美好都变得更加敏感。碰到同学之后感受到的重逢感;把以前没有时间看完的书,没有时间听完的podcast都用心汲取学习的充实感;在网上认真逛各大线上博物馆,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相遇的惊喜感。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孤独与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学会与自己独处,也是这份独一无二留学生活的馈赠。

疫情期间的英国春景

伦敦民众防疫意识大提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布鼓舞民众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