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1月15日,瑞士山城达沃斯,迎来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本届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显示各方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之际凝聚合力、共促发展的愿望。

  自2017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三次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和致辞,从历史和哲学高度,阐释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

  世界经济风起云涌,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让世界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我们的未来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行动,更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奋斗”

  “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对新一年经济形势作出预测。

  “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帮助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出建议。

  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提出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张,为世界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给出了中国答案。

  “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抛弃垄断发展优势的片面做法,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促进共同发展繁荣。”2021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发出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强音。

  “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就如何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阐述中国主张。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每个国家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去全球化风险,世界发展形势只会变得更差。我们的未来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行动,更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奋斗。”

  经历经济全球化的波折,世界更加珍视开放与共享。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认为,世界经济不应碎片化,“脱钩”将损害全球经济发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违背全球化潮流。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表示:“要实现经济复苏就要做大利益的盘子,让大家都能够从中获益。要实现共同发展,就要大力开展互利合作,确保所有国家都不会被落在后面。”

  放眼全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仍是主流——

  亚太地区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多边合作,释放强劲动能,2023年亚太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2/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两年,为参与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有序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非洲,非盟将加快推进建设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作为重点,40多个国家批准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埃及与埃塞俄比亚正式加入金砖大家庭,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非洲国家积极拥抱合作共赢的发展前景。

  在拉美地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共识。2023年1月,拉共体第七届峰会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发出加强地区团结、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响亮声音。5月,南美国家领导人会议签署《巴西利亚共识》,决定加强区域合作,中断多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重启。

  合作大势滚滚向前,更加印证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判断:“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倡导合作共赢,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当前,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拉大,国际发展合作动能不足,各国人民求和平、促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