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南昌舰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

 
南昌舰劈波斩浪。  

 
南昌舰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在战位上。  

 
于景龙的双胞胎女儿在码头上迎接爸爸归航。  

这是一名军人的荣耀时刻。

那天,海上大雾,南昌舰前甲板上,他站得笔直。在他身后,国旗飘扬。

雾气从眼前流过,尽管视线模糊,他依然睁大眼睛。他明白,远方的家人正在电视前看着他,全世界有无数双眼睛也正盯着他和他的舰。

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我国第一艘“万吨大驱”南昌舰首次亮相。

这,也是于景龙第一次以南昌舰舰员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

常年的海上生活改变了于景龙的肤色。在白色军装映衬下,他黝黑的皮肤如同氧化的金属。此刻,挺立在这艘威武的巨舰上,于景龙成为南昌舰的一部分,有一种别样的帅气。

对他来说,那一天的每一帧画面都值得永久珍藏。在无人机航拍的镜头里,南昌舰上的官兵像一个个小黑点。于景龙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笑着说:“站在前甲板上的第二个人就是我。”

银白的浪花打着旋拍在船舷上,很快融入大海。在人群中,于景龙从来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在“万吨大驱”面前,他更像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一朵浪花,在波澜壮阔的海上,好像随时会消失。可是,在一朵又一朵浪花推动下,“中国号”这艘时代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

南昌舰上有数百名舰员,人民军队有百万官兵,中国共产党有九千多万党员。当一朵朵时代浪花汇聚在一起,足以形成助推南昌舰、人民海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澎湃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标签:

责任编辑:张贤计

相关新闻

站在南昌舰甲板上

编者按 99年前,平均年龄28岁的13名代表,在上海一座石库门楼房里,在南湖蒙蒙烟雨中,成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党的事业在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下蓬勃向前。 成长在党旗下,80后、90后青年官兵,继承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开拓奋进。 从“万吨大驱”上的“火力先锋”,到“仰望北斗”的青年科研专家;从冲锋在练兵一线的“英雄连”连长,到坚...

记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24日,莫斯科红场格外庄严肃穆。   救世主塔楼上的自鸣钟敲响十下。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正式开始。   重温英雄记忆   在军乐队的伴奏下,仪仗兵手举俄罗斯国旗与胜利旗,正步走过红场正中央。   士兵们精神抖擞、笔直挺立。橙黑两色相间、象征英勇的“乔治丝带”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主题。   受疫情影响,俄罗斯决定将本应5月9日举行的大型阅...

看中国军人速度!40分钟架起180米重型浮桥

近日,在海拔3800米的雅鲁藏布江畔,西藏军区某工程防化旅组织了一场架桥通载演练,围绕道路保通、浮桥架设等课目,检验部队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嘉望 张迅 张罡) 来源:中国军网八一电视 作者:赵朋超 余鹏 魏东 史进 常琨

民族英雄张自忠|“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视频由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提供) 2010年5月16日,重庆北碚的梅花山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抖地揭开了一座高大的青铜雕像上的红绸布,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叫张廉云。70年前,当她还是一名花季少女时,她的父亲张自忠便被安葬于此。 张自忠将军墓 张自忠将军故去80载,他的衣冠...

5弹1孔,维和军人用实力擦亮属于中国的“陆军枪王”招牌

正在准备比赛的陈坤鹏(右一)。 林 剑摄 在战火不断的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枪是我每天都会携带的武器,在哨位、在巡逻路上、在护卫任务途中……我用它来保护生命、守卫和平。 如果说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那么我“第二生命”的高光时刻,要从2016年澳大利亚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