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服务中心

劳动教育莫要变了味(纵横)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是关键一环,也是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根据教育部部署安排,自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从这两年多的实践来看,各地学校对劳动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也应看到,劳动教育存在重“教”轻“劳”、重“晒”轻“做”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的劳动课多由其他科目老师兼职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有的学校只管布置作业,学生的劳动作业最终成了“家长作业”。

  劳动教育不应止于“教”。现实中,有的学校的劳动课以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教授知识为主要方式,重学习、轻劳动。剖析背后原因,有的是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有的是受到师资、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则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劳动。事实上,让学生有更多锻炼机会,才能提升劳动课的吸引力。

  劳动作业宜“做”不宜“晒”。劳动作业,涵盖叠衣服、整理书包、浇花种菜、扫地拖地、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也包括制作各种小工具、手工艺品等创新内容。有的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将作业完成情况拍照记录。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作业往往变成父母的“才艺展示”。学生、家长疲于应对,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就会变了味。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以及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需求已大为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要强调劳动教育?这是因为,劳动教育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劳动成果。适当的劳动有益身心健康,能让孩子体验生活的不易,学会感恩、掌握技能、磨炼意志,进而积累责任感与成就感,提升信心、耐心和毅力。

  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也需要全社会参与。课堂之外,是更加广阔的实践育人天地。整合社会资源,做好融合加法,与时俱进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有助于破解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不足、家长时间精力有限等难题。期待各方携起手来,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不断成长。

  (摘编自《福建日报》,原题为《莫让劳动教育背离初衷》)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