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多次对簿公堂,心理咨询师和法官充分倾听,找到共情的切入点,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入手,化解对立情绪,最终双方就抚养权与抚养费达成一致意见。
在家事案件中引入心理疏导,把“法律﹢心理”相融合,“法结”与“心结”一起解,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探求家事审判最优解的司法密码。
2021年以来,浦口区法院共受理1000多件少年家事纠纷案件,调解撤诉率在60%以上,让失和家庭向着和睦再出发。
“家事案件有着明显的情感因素,审判引入心理疏导,从解‘心结’入手,可以降低家事矛盾激烈程度,让剑拔弩张的家事矛盾得到缓冲。即便有时候无法挽回感情,也能让裁判带着温度落地。”浦口区法院院长陈海英说。
引入心理疏导,一个来自实践的选择
浦口区法院每年受理家事案件350件左右,与其他类型的民事案件不同,许多诉讼当事人都是吵着闹着来到法院的,平复心灵创伤、弥合情感裂痕更为迫切。
解某与王某赠与合同纠纷案,法官汪会中坦言曾有无力感。年近80岁的解某发现年已40岁的儿子非亲生子,认为赠与存在重大误解,诉请收回赠与的财产。一、二审判决支持了解某的主要诉请。案件虽然结了,但解某心里的疙瘩却没有解。“我终身无后了,余生只有委屈。”针对解某存在的心理问题,判决之后,法官引入心理疏导,修复情感伤痕,逐渐使其平息怒火。
“法官断案是依据证据事实等客观因素作出评判,而当事人却对主观感受固执己见,只解‘法结’不解‘心结’,案结事难了。”汪会中说。
浦口区法院的一项调研显示:家事诉讼,常常是“法结”“心结”两相依。利益之争是表面的,情绪的困扰和纠结才是家事纠纷的症结所在,司法审判应关注当事人双方的心理情感需求。
对此,从2021年开始,浦口区法院在家事审判中引入心理疏导,从组织架构、机制保障、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法律﹢心理”融合体系。
融合,队伍是关键。过去,法院根据案件情况临时聘请心理方面专家来给当事人做心理治疗,这种“出差式”诊疗效果并不佳。现在,法院整合资源组建“润心工作室”团队,其中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背景与经验的就有6人。
除了队伍组建,浦口区法院还针对少年家事案件特点,建立风险评估、心理健康评估、家庭教育能力评估三个维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流程,让心理引入成为处理家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引入心理疏导,开启浦口区法院家事审判新征程,让法官拥有更多途径和方式探究家事矛盾的根本因素,也让当事人更加详细客观地认识矛盾纠纷的前因和后果,促进家事审判更有实效。
相融共进,合力解好家事纠纷难题
“洋洋轻度焦虑、攻击性较强、自卑、敏感,抗挫能力弱,兴趣不广泛。”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审理前,心理咨询师夏平凤向法官递上风险评估报告。
因为父母离异,洋洋5岁起就随母亲单独生活。母亲文化水平低,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而父亲从未支付过抚养费。
“抚养费纠纷案,从法律关系来看并不复杂,但这类案件的办理却并不简单。”浦口区法院法官徐馨说。在经过调解员、法官、心理咨询师的几轮调解后,洋洋父亲仍然拒绝支付抚养费,最终法官依法作出判决。
案件判了,但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对此,法官制订帮扶方案:对洋洋开展心理疏导,指导建立友好同伴关系,在经济上为洋洋申请一年一次的慈善救助金,并在地方政府的关心下为洋洋妈妈落实了就业。在多方共同关心下,洋洋开始学习跆拳道,还积极报名参加江苏少年警校冬训营,获得了江苏少年警校“优秀学员”的称号。
“妈妈,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关心我,我真幸福。”9岁的洋洋高兴地说。
以更加高效专业的方式,给洋洋“大家庭式”的关爱,使各方面的爱心得到有效整合。徐馨说:“过去那个敏感、易怒、自卑的洋洋不见了,站在我面前的是活泼、阳光、有上进心的少年。”
“润心工作室”将心理干预前置,借助圆桌法庭、心理疏导室等设施与当事人交流,同时评估当事人的诉讼意向及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风险,提出预警报告和心理疏导方案,为法官审判提供参考。
个别谈话,改变了以往由法官在法庭上与未成年人直接谈话的形式,能减少因父母之间的矛盾给未成年人身心造成的创伤;对失和家庭,由心理咨询师主持召开家庭会议,从找优点切入逐步找回失去的家庭温情……谈及抚慰心灵创伤,夏平凤开出很多“治本良方”。